查看原文
其他

火烧沟文物九江“寻亲” ——玉门与九江的历史穿越

玉门市博物馆 玉门历史文物 2023-09-19
疏勒,长江;玉门,九江;两条不平凡的河流,两座不平凡的城市,距今4000年左右,史前的先民,都与三苗族有关。

玉门,西北一隅,祁连、疏勒,大漠、戈壁,丝路、长城。大漠一样的文化个性。

九江,江湖交汇,众水汇集,是名副其实的水乡,水一样的文化个性。

夕阳下的九江市八里湖

九江市博物馆是国家二级博物馆,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八里湖风景区的一座岛屿上,旁边有206米高的胜利塔。

九江博物馆主题墙的设计也是水一样的柔软,富有创意,突出了水。

一方水土,一方风土,水土是生存环境,风土是文化表情。玉门、九江虽然地理环境差异大,但也有共同点。

史前文化可能有渊源和传承性。上古时期的三苗族因为迁移,分别在两地生活过。同样的部落,必然在文化上有共同的反映。九江地处江西省北部,长江中游南岸。上古时期这里是“三苗”族聚居之所,后来三苗迁于三危。“西羌之本,出自三苗。”(《汉书·西羌传》)火烧沟人应是我国南方迁到三危一带的三苗和土著的西戎融合而成。经专家对火烧沟人骨鉴定,发现这些人骨恰好具有东亚类型和南亚类型的特征,这个结论与文献记载得以互相印证。据《史记》记载,夏后氏罢了周族后稷的后代不窋的农官后,不窋率族人背井离乡逃到西戎待了几百年,在这几百年中,周族与羌族长期通婚,结成姬姜军事联盟,而周族从不窋起入西戎的这几百年,也正是火烧沟文化存在并发展的时期。因此,火烧沟人与三苗是有渊源的。火烧沟人上承三苗,下启周族,不但创造了先进的文化,而且是我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部族。

迁徙来的三苗族受这一带固有少数族的文化影响而“以变西戎”。火烧沟文化可能是江淮一带的三苗文化居民来到河西走廊西部以后,受当地地理环境、气候条件及西北固有戎羌部落影响,而独立发展起来的一支高度发达的地方文化。史料文献有三苗迁于三危的说法,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火烧沟人群来源于东南的新资料。

火烧沟人与三苗族有渊源,甚至火烧沟人的故里可能在三苗居住的江淮一带。玉门火烧沟文物走进九江,也是一次“寻亲”之旅。

玉门、九江都是我国许多文学名篇的故乡。但两者的文学意象截然不同。玉门是边塞诗词的故乡,因长城和玉门关而来,九江是山水田园文学名篇的故乡,因江湖而来。以庐山为代表的赣北山水,是历代文学大师吟咏的对象,李白是西北人,但在九江吟咏出了《望庐山瀑布》。

两地的地理位置和军事地位,在区域中的占有重要地位。玉门是塞垣咽喉,九江是江湖锁钥。一个是长城防御,一个是凭湖防御。都曾在历史上书写了辉煌。

江西人在玉门很有建树。张汝学,字海楼,清末江西萍乡人,由廪膳生,中式甲午乡试举人,屡试礼部不第,改就捡选知县,时为钦差大臣、督办新疆陕甘军务的左宗棠识见,留在军中充摺处办理文案兼管发审事件,及关内外已平,保留张汝学为甘肃补用知县,且优先补用,光绪二年,左宗棠又委张汝学以玉门县事,张汝学在玉门任上,清釐善后、兴利除弊,与左宗棠动协机宜,愈加得到左宗棠赏识信任,光绪五年,题补为礼县知县。张汝学在玉门的四年里除暴安良、浇俗丕变,去任时,民立碑额以志不忘、甚至还为他建立了生祠以祀。张汝学在玉门虽然仅仅四年,却留下了几处遗迹,均在赤金。即赤金峡摩崖石刻重刻、“红山寺碑文”。

历史是在河边长大的,是水孕育了人类文明。西北也不例外,人类遗迹都是在有水的地方存在。

两地遥遥相望,看似风马牛不相及,但穿越历史,我们可以看到文化之间的渊源关系。玉门、九江的文博人员推动两座城市进行历史文化对流,以期发现更多的渊源关系。

旱鸭子遇上水鸭子,西北内陆的文物,走进长江众水汇集之地——九江,会有穿越的感觉。玉门市博物馆的《华夏初光 玉露河西——玉门4000年历史文物展》,刚刚结束在中世纪我国最大港口——泉州的展览,风尘仆仆,赶往九江,从9月份开始,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展出,以火烧沟为代表的玉门文物出场九江,这也是在年初就被江西省文物部门、九江市文化部门列为庆祝国庆的重要展览之一。

火烧沟文化彩陶出场九江

火烧沟文化权杖头

火烧沟文化纺轮

玉门、九江文博人员文物点交当中

距今4000年左右,玉门火烧沟人与九江的先民可能同宗同源,火烧沟人的来源之一有可能是三苗先民。玉门文博人将火烧沟文物带进九江,意在“寻亲”,希望能有新的发现。

同时,玉门市博物馆也迎来九江博物馆《皓月流光 镜耀千秋——九江市博物馆馆藏铜镜展》,本次展览选取了其中独具特色的56枚铜镜,共分为五部分,这些铜镜形态各异,有圆形、四方委角、葵花形、菱花形、钟形、心形等式样等,都能彰显出九江精致、美好的人文风俗。

一个区域的文化是需要不断与外界交融的,是需要时时吸收外来文化更新的,否则会僵化,固化。玉门,是一座移民城市,因为不断的文化交融,时时都有新鲜的文化血液注入进来,在历史上因为交融而产生了辉煌的文化。新时期,更需要文化的不断交融,才能保证一个地域文化的先进性。


图文:王璞        编:周欢      :

往期好文:

边关黄花营

阿拉伯人记载的玉门关在今玉门市

宋代地图证明古玉门关在今玉门市

西汉玉门关最初在今玉门市考

西汉玉门关遗址质疑

人形彩陶罐成为国家博物馆镇展之宝

最早玉门关位置之说又添力作 

100年前的玉门影像

玉门文物亮相国博

三十里井子墩:林则徐饮茶吃面的军台

西北边城骟马城:一座城池  一段传奇

塞城倩影——疏勒河流域古城堡图片展

祁连疏勒间的历史风烟(四)

祁连疏勒间的历史风烟(三)

祁连疏勒间的历史风烟(二)

祁连疏勒间的历史风烟(一)

疏勒国  疏勒县  疏勒河

小河的文化生命力

祁连山天堑古道昂藏沟考察

玉门千年独登山盐池史海钩沉

玉门赤金峡摩崖石刻初步考证

一个有三座古城的小城

斯坦因笔下的玉门黄花营

长城脚下黄花营

甘肃老“寿星”玉门  2140岁啦!

火烧沟遗址的历史文化价值

唐代玉门军、玉门县及玉门军道考

玉门花海古绿洲历史变迁考

玉门昌马东大沟关隘遗迹初探

玉门考古100年

那河  那城  那文化 ------玉门寻古

诗歌  千百年来为一座城市传唱

玉门市玉门镇古城调查初探

千年玉门

一首诗  一座城——绵延千年的诗意之城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